当一个中国网民打开电脑开始聊天的时候,一个美国网民可能正在查找到他的一个商业伙伴办公地的行车路线,而一个法国网民可能正在自己的博客上“奋笔疾书”。调查表明,聊天是中国网民上网最爱干的事情之一。而美国人上网最常做的事是查地图,法国的博客人数则在不久前超过了600万,这就是说平均大约10个法国人中就有1个有了自己的博客。不同的上网习惯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网络质量、网民的素质和网络文化。

  国外网民普及率很高

  美国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从购物到旅行、从投资到理财,样样离不开互联网。网络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电脑在美国家庭相当普及,家家都有一两台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所有的机场、旅馆、图书馆都有无线上网设备或有线上网端口,很多美国人出差都习惯性地带上笔记本电脑,大有“将上网进行到底”的架势。正是因为电脑十分普及,上网十分方便,美国的网吧并不多见。据“皮尤网络与美国生活项目”的调查,美国现有成年网民1.47亿,占成年人总数的73%。有87%的网民上网最常做的事情是查地图,与朋友或家人交流的有79%,查天气占到69%,看新闻的为63%,查体育比赛结果的是55%,买票的为55%,查地址、邮编或电话号码等的人有50%,玩游戏的有46%。据统计,约2100万美国人通过上网找工作,1700万人上网选择学校,1600万人上网买车或投资理财,约1000万人上网找住房。一些受访者表示,在他们所做的重大决定中,至少有1/8是靠互联网帮忙定夺的。

  根据德国电视一台和德国电视二台做的调查显示,德国网民大多数为14岁以上,上网时经常从事的活动中,80%的比例是查看电子邮件,59%是获取信息、从事商业活动,比如买书、CD,预定机票、酒店等。在德国大约63%的男性都上网,而女性网民只占女性总数的48%。男性上网喜欢浏览新闻,女性喜欢浏览关于旅行、健康、文化和成人教育方面的信息。在使用网上银行服务方面,男性比女性多。据德国经济研究所调查,估计到2007年德国的网络用户可以达到4800万人,占人口的59%。

  网络带来无限商机

  法国人上网很注重“实用性”。除了查找信息等最基本需求外,法国人在网上做得比较多的是进行电子商务等经济活动以及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很多女士都喜欢上网购物,即使是老年人也如此,因为网上的卖价普遍比商店要便宜;男士上网多是搜集软件,或者买电脑配件、书籍等。二手货交易在法国很流行,很多人都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拿到网上交易。此外,法国许多小店铺或小商家对互联网的使用意识很强,记者家附近有家面包店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来推销商品,顾客可以从网上订购生日蛋糕等。不少法国人出游都依靠网络订机票、船票或者火车票。

  在日本,网络创造了很多商业机会。在日本的雅虎和乐天等网站上商家云集,网上购物十分盛行,人们不出门就能在网上订购各种各样的商品,衣食住行几乎无所不包。网上商店成本较低,商品相对便宜,这对那些没有时间上街购物的人来说是绝好的选择。日本的网络上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人才供需市场,用人企业以及求职者可以在网上交流,各取所需。很多人利用网络进行证券交易。一些专业主妇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利用网络在家中炒股。为了节约成本,有些企业开始尝试让员工在家中上班,员工可在家中借助网络随时与企业保持联系。

  博客成为网络新热点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世界目前有5000至7000万博客,法国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今年5月,法国博客人数已超过600万,约占总人口的1/10。据2005年年底统计,法国乃至欧洲最大的博客网“蓝天博客”共设有350多万个博客,其中54%的博客为女性所建,内容多是心灵独白文章。《世界报》分析,这种趋势仍将快速扩大,而且不仅限于个人用户。今年3月底,《费加罗报》发行人玛蒂厄·科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他们报纸的网络版也将尝试“记者博客”这类新东西,一来可以增加报纸的个性,二来提高读者的参与性。

  法国很多政界人士对博客也钟爱有加,甚至将其作为自己与民众沟通的有利工具。法国总统的热门候选人、内政部长萨尔科奇就特别喜欢通过博客网来了解民意。法国社会党的美女政治家罗雅尔也是总统的热门候选人,她也有自己的博客,人们每天都能看到关于她的各类信息和照片。

  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流方式SNS自2004年以来在日本迅速流传开来。SNS兼具博客的功能,但与博客相比更强调小团体和个人的空间。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集结对某个问题感兴趣的人展开讨论,因此广受年轻人的欢迎。Mixi是眼下日本网民比较关注的一个网站,“mix”代表交流,“i”代表人。它的运作方式完全采取邀请式,通过友人发邀请才能加入其中。由于加入自己的小团体的人多是认识的,所以在网上交流有更多的亲近感。个人网页分为“我的圈子”和“个性团体”等几个部分。自己的圈子中的成员多是朋友,也有通过朋友的介绍而成为网友的,有的则是在网上投石问路,因志同道合而加入对方的圈子。这种方便小团体交流的网站并不全是免费的,也有一小部分是收费的,收费的网站可以有条件通过广告从商家得到广告费。

  在Mixi网站上,与中国话题有关的小团体不少,向往中国者大有人在,他们一起谈论中国食品和自然风光等。记者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了Mixi,认识了几位叫“喜欢中国”、“热爱中国”等的网友。一些网友颇有绅士风度,在评论记者的网络日志前,先发来一封信:“我可以在您的日记后写几句话吗?”在得到许可后方发表评论。日本人平时很难向他人敞开心扉,在网上的小范围交流就可以少一些顾忌,所以SNS的交流方式很受日本人欢迎。有趣的是,日本网民的头像多是动物图片或卡通形象,真实的形象却深藏不露。

  中国互联网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信息服务部主任王恩海告诉本报记者,总的来说,中国网民的群体特征是:男性、未婚、30岁以下、学历在本科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含无收入)。尽管中国网民绝对数较大,但在人口中的比例仍很小,仅为8.5%,甚至落后于越南。老年人上网在中国来说比较少见,而在美国则相当普遍。

  王恩海指出,中国目前的互联网应用,特别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应用还不够。发达国家对先进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投入很大,这使得它们在互联网接入、应用、安全、信用等方面比较领先,这也是促进发达国家民众上网的主要因素。不过,10年前,美国网民的数量还占到全球网民的2/3,现在只有大约1/4,说明其他国家在网络使用方面正在快速地赶上美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大了在信息技术的投入,个体消费者网上购物也越来越普遍。根据赛迪顾问公司的统计,中国电子商务交易继2004年73.
7%的高速增长之后,2005年电子商务逐渐步入稳定增长期,比2004年增长了41.7%,而美国去年较前年的增长为24.5%。可以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后劲是很足的。

  国家 网民人数

  美国 1.52亿

  中国 7200万

  日本 5200万

  德国 3200万

  英国 3000万

  韩国 2460万

  法国 2390万

  加拿大 1900万

  意大利 1680万

  印度 1670万

  巴西 1320万

  西班牙 1250万

  荷兰 1100万

  俄罗斯 1080万

  澳大利亚970万

  部分国家网民人数表,数据来源于comScore Networks公司今年5月初公布的报告。该报告排除了15岁以下网民,也没有计算通过网吧上网者。

Apache已经超越微软成为开发者首选的SSL服务器,有44.0%的加密连接网站使用Apache作为服务器,43.8%使用微软产品。作为SSL协议的最初开发者,Netscape原本拥有最多的市场。但是Netscape的市场份额很快被微软借助IIS超越,IIS在几年内始终拥有40-50%的市场。Apache的第一版不支持SSL,因为美国对加密算法有出口限制,所以开源项目的加密部分必须放到美国境外进行开发,同时必须单独发布。因此许多独立的项目为Apache提供了SSL支持,包括Apache-SSL和mod_ssl。但是当时一些商业版本的SSL模块,比如c2net的Stronghold更为流行。到了Apache第二版,mod_ssl被作为默认模块包含进来,Apache开始成为一个流行的SSL服务器。Netcraft’s SSL调查自从1996年开始跟踪互联网上不断增多的SSL Web服务器,所用的服务器软件,操作系统和验证算法。

      关于知识产权,关于标准,关于专利,其实我们的企业深深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但是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的一句话让笔者觉得齿寒,那就是我国99%的企业没有申请知识产权。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这样漠视知识产权呢?是自身就没有什么知识产权可以申请,还是根本就搞不清楚什么产权可以保护呢?异或是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呢?

  事实上,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就一直不断,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我国的碟机产业,专利费不断变化,直接压榨的国内企业步履维艰,一些企业被迫退出了这个市场。

  最新的消息显示,我国的DVD每台专利费已经增加至10美元,5家国外机构在其中“牟利”,在碟机市场,与中方达成专利授权使用许可的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人的委托代表已经有6C、3C、汤姆逊、杜比、MPEG LA等5家。事实上,加入WTO以来,从DVD、彩电、摩托车到数码相机、MP3芯片、汽车、电信设备,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已经超过10亿美元。

  徐冠华表示,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还不强,知识产权拥有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一些跨国公司纷纷以现有和潜在产品在我国大量申请专利,众多产业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形势十分严峻。”值得一提的是,国外企业的专利主要分布在高科技领域,“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企业难以摆脱‘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不利局面。”

  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2005年秋季广交会抽样统计表明,我国出口产权50%为贴牌,29%无商标。 很难想象99%的企业没有专利是靠什么生存的?难道仅仅是贸易?难道仅仅是代工,靠微薄的劳动力成本赚取那最稀少的一部分利润?这样的生存空间对我们的企业意味的什么,相信大家都很明白。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在技术上一直没有积淀呢?笔者觉得无非是以下几点:

  其一、知识产权需要前期投入太大,企业急功近利,不愿意做这个投入。许多企业本的赚一笔就跑的市场策略,当市场开始出现的时候,利用先入为主的暴利思维想在市场启动前期,赚取最大的一笔差价之后就全身而退,因此在知识产权,在技术方面极不愿意做这个积累和投入。

  其二、没有技术实力,没有这种思维习惯。即使是那些想在自己的行业内有所建树的企业,也因为自身没有这种技术实力而放弃在技术上进行研发或者二度开发。拿来主义成为许多企业生存的根本,他们想的就是如何在拿来技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控制本身,从成本优势上来获得市场利润,这种方式,在市场的培育期和前期的利润孕育期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是一旦市场成熟,那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荡然无存,国内的碟机市场无疑就是一个先例。

  其三、技术人才的外流严重。说实话,一些企业也是非常重视技术的培养和塑造的,比如华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指出,200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创历史新高,但是有46%来自国外,而国内专利中又有三分之一是个人申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只有6万件,这个里面又有一半左右的申请来自三资企业。华为占全国的7%,但是国内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太少了。华为这几年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个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过即使是华为也不断出现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一次次案例的直接导火索都是人才的互相挖掘。

  其四、相关的科研单位令人失望。本来知识产权的很大一部分应该来自于我们科研单位,我们的大专院校,毕竟相对于企业,他们更有理论基础和发明空间,企业的专利申请是在生产实践中的积累,而科研单位本身就是缔造知识产权和研究的一个部门,如果他们不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那生产力的发展又能依靠什么呢?而目前的学术腐败现象让人更是担心,“学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对社会风气具有重大影响。”徐冠华说,“必须看到,当前科技界违背科学道德规范、败坏学风的科学不端行为、道德失范及学风浮躁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还比较严重。”

  其五、政策的支持力度应该加大,这里的政策不仅仅是国家宏观的政策,包括各地的地方政策都应该对那些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保护,一个企业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创新,很快就在市场上出现假冒产品,如何能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有关部门的打击力度常常不能持续,甚至一些地方为了地方经济利益,肆意袒护本地企业,在知识产权出现纠纷之后往往很难及时给予解决和追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知识产权侵犯的一种纵容。

  因为存在着以上五方面的问题和纠葛,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不能进一步地延伸,这都是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和产业来思考并进而扭转的,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这个领域,我国的知识产权问题也会逐步好转的。

1. BTX架构

  为了解决计算机日益严峻的散热问题,英特尔推出了BTX架构。该架构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散热性能并降低噪声,但是它却是以体积庞大的散热槽和风扇为代价的。

  目前只有包括Gateway在内的几家公司推出了基于BTX的桌面系统,而主板厂商对于推出BTX主板一事并不热心。

  当然,BTX也是有优点的,华硕和Zalman在BTX的启发下推出了新型CPU散热器。不过它要想成为英特尔期望的主流产品显然还有待时日。

  2.高清晰电视PC

  高清晰电视(HDTV)和PC的结合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完美无缺的,PC可以满足HDTV解码所需要的运算能力,而且WMV-HD等软件的画质也达到了HDTV的要求。

  然而,内容供应商和电影公司对于这一技术却兴致缺缺,他们担心HDTV与PC的结合会使得盗版更加泛滥。虽然微软的WMV-HD可以提供灵活而安全的版权保护机制,却仍无法打消他们的顾虑。

  3.高保真数字音频

  目前数字音乐播放器中存储的音乐都是经过压缩的,它们在压缩过程中难免会损失一些细节,这对于普通的听众来说无关紧要,然而对一些音乐爱好者来说则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以FLAC为代表的无损压缩格式诞生了。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格式的市场接受程度并不高。人们并不愿意牺牲大量的存储空间来换取音质上微不足道的改善。

  4.x64版Windows XP Professional

  64位Windows XP在众多用户的期盼中终于推出了,然而用户在惊喜过后才发现这一系统离自己的想象差距太远。虽然微软已经提醒用户该系统主要针对开发者和某些特殊应用,然而用户还是对64位驱动和应用软件的缺乏而抱怨不已。

  根据以往的经验,64位系统成为市场主流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5.高清晰DVD光驱

  HD-DVD和蓝光DVD阵营为了竞争下一代DVD标准在2005年不停地互相攻击,然而一年过后,下一代DVD标准仍然遥遥无期。

  过多的标准只会让消费者无所适从,DVD刻录机之所以未能大行其道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标准体系过于复杂,然而遗憾的是DVD厂商并未从中吸取教训。

  6.有版权保护的音乐CD

  最近围绕音乐CD的版权保护问题又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其中的罪魁祸首则是索尼DRM rootkit软件,它为了保护版权而采用了错误的手段。

  由于DVD标准在设计时没有考虑版权保护,面对严峻的盗版形式,一些厂家开始研制自己的防盗版技术。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只不过要避免伤害用户的合法权益。

  7.iPod竞争者计划

  苹果在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地位就像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的地位一样重要,任何与该市场相关的产品都不得不考虑苹果的态度。

  为了建立数字音乐网站与播放器连接的标准,微软推出了PlaysForSure计划。虽然WMA格式在音质和版权保护方面都有优势,但是由于该计划涉及太多厂商,其中的协调工作错综复杂,而苹果iPod/iTunes的组合简直是天衣无缝,因此iPod的垄断地位依然无人撼动。

  8.数字家庭

  数字家庭概念在2005年被炒得火热,厂商宣称通过一种统一的标准可将家庭中的各种数字设备连接在一起。

  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数字家庭真的有意义吗?另外,现在的数字设备的接口互不兼容,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谈何容易?从目前推出的一些产品来看,实现数字家庭的理想还为时尚早。

  9.Google的Gmail服务

  Gmail刚刚推出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Email行业将发生巨变。然而一年过去了,Gmail仍然是Beta版,邮箱系统的稳定性还有待改进,而不允许发送可执行文件的附件也是一个致命的缺点。

  Gmail的最大贡献是首家提供了上G的邮箱,而且它的介入让雅虎和微软重新思考了如何去经营免费邮箱。不过时至今日,竞争对手们已经改进了服务,相反是Gmail落在了后面。

  10.双显卡技术

  Nvidia和ATI在2005年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分别名为SLI和CrossFire的双显卡技术。从技术角度讲,SLI经过多次改进已相当成熟,而CrossFire还存在一些瑕疵,不过相信以ATI的技术实力,克服这些问题只是迟早的事。

  然而,除了极少数对硬件要求很高的游戏之外,我想不出双显卡技术究竟有何用处。厂商的技术创新无可厚非,但却不能无视用户的真正需求。

互联网时代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在撞击着PC厂商的生存基础,任何一个问题都是PC厂商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毕竟是人算不如天算,历史发展已至此,PC厂商也不得不去应对。联想也不例外,也要想自己在互联网时代的应对之策。

    在联想互联网战略中,联想给自己的总定位是:Internet全面产品与服务供应商。在总定位下又分三个角色,技术与产品供应商、应用集成商、信息服务运营商。

    那时的感觉真像一场全民运动,FM365成了联想内外人员心中的圣地。如果说维纳斯电脑并没有使联想热起来,FM365可是真的使联想热起来了。这件事让联想真正有了Internet大潮来临的感觉。

    联想的Linux战略就是在这样不明不白之下,被糊里糊涂地推进下去了,后果可想而知。一年以后,不但服务器版、嵌入式版没有做出来,就是下功夫最大的客户端Linux也以惨败而告终。据当时统计,所有与PC捆绑的幸福Linux,99%被用户卸载。联想代理倒是各自发明了绝招,有的代理干脆做出了程序,客户说不要,一键就能卸载。

   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一场Internet的巨浪席卷中国大地。这场巨变的始作俑者是一批世界级企业巨头,他们早就对Intel、微软形成的垄断局面严重不满,Internet大潮似乎让他们感到打败"Wintel"集团的时机到了。

   1998年底,IBM总裁Gerstner宣称:PC时代已经结束。据IBM PSG副总裁Hester诠释:PC时代的结束并非意味着PC的消亡,而是说PC产业已经不再是信息技术行业的驱动力,它的地位已经降低。未来PC将更多地作为一种接入装置,一种终端出现。IBM提出"PC时代已结束,认为正在进入PvC时代"。 PvC(Pervasive Computing)是普遍计算的缩写,意思是计算无所不在。

    1999年4月13日,前康柏总裁Pfeiffer在"康柏’99创新论坛"上声明:康柏,这一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商,已经从一个PC公司转型为全球企业计算公司,并且能够提供手持PC、个人电脑、服务器、关键任务商业应用系统、高质量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等范围广泛的产品与应用技术解决方案。随后康柏推出NonStop eBusiness 计划。其内涵为:在互联网经济中,为客户提供持续的关键任务计算能力。要保证客户能在7天×24小时随时与厂商和供应商进行沟通。该计划是通过康柏提供解决方案,包括必需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来实现的。

    优良的服务一直是惠普享誉业界的招牌。1998年,惠普提出了e-Service的理念。e-Service与传统服务的不同处在于:首先,通过网络降低服务成本,解决远程用户出现的问题;其次,由于拉近了与客户的空间距离,无形中提高了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服务过程中的摩擦和损失;最后,e-Service还是个资源库,所有"事件"都是可重复利用的资源。电子服务用低成本承担了高效率工作,使企业和用户双双从传统服务中解脱出来,集中于核心的增值业务。1999年4月,惠普推出"’99风云行动",大幅降价,打响了惠普在中国市场上与本土品牌价格战的第一枪。

    Dell的"直线订购模式"是众所周知的一种直销商业模式。它的特点一是没有第三方;二是提供量体裁衣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是Dell的顾问服务实际上从售前开始的,这就最大限度地贴近了市场,实现了与客户的"零距离"。Dell通过"零库存"和"虚拟制造"提供了极为高效的资金流通率,其当时的库存期为6天,相当于一年库存周转61次。

另外几个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新涌现的企业动态已经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

   Amazon是1995年成立的世界最大网上书店,当时读者已遍及160多个国家,读者超过200万人。管理层只有9人,市值已达312亿美元。

    Emachines成立于1998年9月,CEO Stephen A. Dukker有16年PC销售经验,现有员工20人。该公司采用与ISP捆绑销售模式,以最低价399美元销售PC,创造了前所未有的PC销售业绩,1998年11月到1999年2月,达到美国家用电脑市场第4位。1998年全球排名第15位(当时联想是第16位)。

Free- PC公司更是走到了极端。不但向选择的客户免费提供PC,还提供免费三年上网。

      被称为在互联网上的“民族烙印”的中文域名,近日又传出“中国足协”中文网络域名被抢注了,一家博彩公司有意收购此域名,并想将其制作为一个赌球网站。对于这一事件,中国足协目前暂无进一步的反应,而“世界水日”这个中文域名也被一家公司抢注, 中文域名的抢注热潮真的让人防不胜防。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内较有名的域名注册机构时代互联(

www.now.cn)相关负责人“只要没被注册的域名,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注册,并缴纳一定的费用,就能拥有此域名的使用权,中文国际域名的费用并不高,一年只需要150元,多年注册更优惠。”“时代互联率先将中文国际域名的代理价格降低到83元,在行业内又创造了一个新低!年初,喜欢创造新低的时代互联把英文CN域名代理价降到29元,现在连同中文域名也降,势必将域名的价格优势进行到底!”  专业人士介绍,由于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使得英文成为互联网上资源的主要描述性文字。英文在互联网上的普遍应用,已成为中文用户更多接触互联网世界的主要障碍。虽然中国已加入WTO,不管在互联网或现实中,都不断融入了世界潮流。但关注与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人在互联网上的重要主题,中文域名将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门牌号。一些企业立即将自己的产品域名、负责人域名等中文域名一一注册,意在形成中文域名保护网,也让众多的客户只需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内输入中文即可方便地找到自己的企业。正是这一主题的明确体现!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黄皮肤黑眼睛是炎黄子孙的标志,中文域名则是中国人在互联网上的“民族烙印”!

  还介绍说“为了进一步拉动国内域名的快速增长,个人站长和学生创业团体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团体。最近推出的“800元做时代互联域名主机代理”的活动就是时代互联看到了这一点。这一举措的出台,使得普通的在校大学生都可以成为一个互联网服务代理商,将入门坎降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标准。”

  “目前法律上还没保护名字不被他人注册为域名的相关条例。”海之星律师事务所的王庭晓律师说,拥有一个企业或自己姓名的中文域名是掌握自己域名的有效途径。在中文域名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对自己中文域名的主动权以及利益保障便成了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而这正是很多人所忽视的问题。

 

3月27日凌晨 Alexa 更新了当天的数据后发现很多国内排名百名千名以内的网站 Alexa 排名都被清为了零。包括 Mop, Chinabbs, hao123.com, msn.com.cn 等到今天 Alexa 走势还是 0, 所有这些被清零的网站当日Alexa 排名显示为30多万到50多万位,但这样的显示只能被理解是一种符号,实际走势线上看已经到了最底部。

这已是几个月来 Alexa 第二次对中国网站下手了,上次是一月份春节前,当时国内网站全面下跌。也有人说那一次是 Alexa 计算规则调整。

从10M到10G,短短十几年间,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完成了一个数量级的飞跃,新的高速以太网技术标准的形成,使以太网技术走出LAN的狭小空间并完全可以承担WAN和MAN等大规模、长距离网络的建设。另外,MPLS技术的发展和快速自愈STP技术的逐渐成熟,使得以太网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QoS的网络业务,再加上以太网技术本身具有的组网成本低、网络扩容简单等特点,城域以太网技术受到国内各大运营商的青睐。不难看出,未来以太网技术呈现以下趋势。

 

 端到端的QoS成为未来的方向。

     以太网应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新业务和新应用的不断出现意味着更多网络资源的耗费,仅仅保证高带宽已经无法满足应用的要求。如何保证网络应用端到端的QoS成为现今以太网面临的最大挑战。采用传统的建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应用的QoS要求,网络应用迫切需要设备对QoS的支持向边缘和接入层次发展。在过去,网络中高QoS意味着高价格,但是随着ASIC技术的发展,使低端设备具备强大的QoS能力成为可能。网络的QoS已经从集中保证逐渐向端到端保证过渡。

 组播技术愈加成熟。

     协议的完善将促进组播应用的发展。虽然实现大规模的组播应用尚有许多难题要克服,但组播应用的前景仍比较乐观,尤其是在多媒体业务日渐增多的情况下,组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在中国,各运营商在宽带网络建设中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圈地运动”,但是对于如何利用这些网络,如何把前期投入变成产出,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段。组播作为一种与单播并列的传输方式,其意义不仅在于减少网络资源的占用,提高扩展性,还在于利用网络的组播特性方便地提供一些新的业务。随着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日渐增多,组播的优越性和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以太网将成为更安全的网络。

     针对传统以太网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交换机在安全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访问控制、用户验证、防地址假冒、入侵检测与防范、安全管理成为以太网交换机不可缺少的特性。

 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

     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设备的应用需求会逐步增大。用户不再满足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基本的二层桥接和三层转发任务,更多地关注网络中业务的需求,希望崭新的交换机具有智能转发的特点。这些设备会根据不同的报文类型、业务优先级、安全性需求等对不同用户群和不同的应用级别/层次进行识别,区别进行转发,满足不同用户的大范围需求。智能识别技术会逐步在以太网交换机中得到应用。

 设备管理简单化。

     Web管理开始出现。接入层设备由于价格低廉、给一般企业用户提供便利的管理手段,基于Web的管理界面,使得网络维护管理变得更加人性化。而对于运营网络和大型企业来说,由于接入层设备数量众多、维护工作量巨大,因此迫切需要设备提供统一管理和维护的手段,即集群管理协议。

 用户管理功能更加完善。

     以太网从局域网诞生至今以其优良的性能和经济的价格成为网络的主流技术,但是在应用中也遭遇了各种挑战。如网络中缺少用户管理的机制、网络风暴、网络攻击频频发生等,因此用户管理技术很快丰富到以太网技术中,通过认证技术使得只有合法用户才能使用网络。常用的网络认证技术包括:VLAN+WEB认证和802.1x认证。多种认证技术的出现,使以太网获得更好的用户管理特性,从而为以太网的可运营、可管理奠定了基础。

 VPN等业务从骨干向汇聚转移。

     随着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技术的发展和汇聚层设备性能的提高,原来主要由骨干设备提供的MPLS VPN业务逐渐由汇聚层以太网交换机来提供。原来之所以由骨干设备提供,主要原因是汇聚层设备能力和性能不足,而现在汇聚层的以太网交换机在性能方面已经超过原来的骨干设备。从业务提供方面看,汇聚层设备较骨干设备多,更接近用户,提供业务更方便。从网络的可靠性来看,骨干设备由于其特殊位置应该向功能简单化方向发展。

 控制功能逐渐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转移。

     原来的组网,在大的以太网交换机旁放置一个BAS设备,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集中式的用户控制、用户的接入认证逐渐向分布式控制发展。集中式控制在组网方面存在可扩展性问题,带宽还可能存在浪费。用户的控制功能逐渐下移到接入层的汇聚部分,例如小区出口等。虽然用户的控制功能是分布的,但用户的业务管理、计费和业务认证都是集中在业务平台上实现的。在分布式方式下,比较简单的用户控制和接入认证功能逐渐由以太网交换机完成,完善的用户管理功能由分布式BAS完成。

 交换机和路由器将逐渐融合。

     交换机技术和路由器技术在网络发展上一直处于并行发展的状态。大家习惯上将交换机看作用于局域网技术的一种设备,认为只有在局域网上,大家才去考虑使用交换机。如果要与广域网互连,那就是路由器的事情。实际上,随着ASIC技术和网络处理器的不断发展成熟和网络逐渐被IP技术所统一,以太网交换机技术已经走出了当年“桥接”设备的框架,可以应用到汇聚层和骨干层,路由器中所具有的丰富的网络接口,在目前交换机上已经可以实现;路由器中拥有丰富的路由协议,在交换机中也得到大量的具体应用;路由器中具有的大容量路由表在交换机中目前也可以实现;路由器技术在路由的查找方面采用最大地址匹配的思想,而现在在骨干三层交换机上,在基于最大匹配的转发速度上可以达到线速。

一、 数字电视设备的成长

  随着我国数字产业的不断增长和用户们对高清电视的期待,促使了数字电视销量飞快地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数字外设装置的快速成长。每当消费者购买新的数字电视设备时,也就可能同时购买其它数码装置,例如数码相机、DVD录放机等等,用来传输或保存优质的数字内容。如何确保数字电视与家庭影院设备具有互相联系的功能,使人们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数字化生活,是目前数字电视发展的一大课题。在最近接触到的影音器材中,很多都已经具备HDMI接口,它成为了新一代高清晰电视的必备接口。

二、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的特点

HDMI是基于DVI技术制定的,它可以看作是DVI技术的强化与延伸,两者可以兼容。HDMI在保证高品质的情况下能够以数码形式传输未经压缩的高分辨率视频和多声道音频数据。HDMI可以满足1080p的分辨率,并且支持所有的HDTV等标准,还支持DVD Audio等最先进的数字音频格式,支持多声道96kHz或立体声192kHz数码音频传递,而且只用一条HDMI线连接,可以用于免除数码音频接线。与此同时HDMI标准所具备的额外扩展空间,它允许应用在日后升级的音频或视频的格式中。与DVI相比HDMI接口的体积要更小而且支持同时传输音频及视频信号。但是每根DVI的线缆长度不能够超过8米否则会影响到显示画面的质量,而HDMI基本上没有对线缆的长度限制要求。使用一条HDMI缆线就完全可以代替13条模拟传输线,能解决家庭娱乐系统背后连线杂乱纠结的问题。HDMI可搭配宽带数字内容以保护(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HDCP),用来防止具有著作权的影音内容遭到未经授权的复制。也是因为这项保护机制,好莱坞对这项技术十分的看好。HDMI的规格包含针对消费电子和PC用的两种连接器,这样的话相信不久之后HDMI这项技术将会被PC业界广泛采用。数字音频/视频接口HDMI将取代目前的所使用DVI接口,成为下一代数字接口的标准。

HDMI接口可以支持高达5Gbps的传输率,完全可以应付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它最远可传输至15米远,而由于一个1080p的视频和8声道的音频信号的所需的数据要少于4GB/s,HDMI可以很轻松的完成,并且还会有很大的剩余空间。这允许它能够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

  HDMI是一种未压缩的电子产品接口标准,它可以把高清晰度的视频信号与多频道音频信号融合到一根电缆上,让家电厂商设计的数字电视能够在未来的几年中与未来的数字装置兼容,并增加支持数字所需要的内容格式。

三、高清显示接口的未来

  HDMI这个标准的用途十分广阔,能够成功地解决困扰消费电子产业的许多问题。HDMI标准是采用-请使用文明用语-S技术,其影音内容传输带宽达到每秒数千兆,并且具有Intel的HDCP内容保护技术,对消费电子产业链中每一成员而言,HDMI标准为其提供了十分理想的解决方案,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整齐美观的线缆和接头组装,而且在一般的消费者看来也会觉得便于使用。另一方面,按照DVD拷贝管制协会(CCA)的规定,只有配置了DVI-HDCP或HDMI-HDCP输出端子的DVD机,才可以播放CSS保护内容并且画质高于480p/576p。此外,Cable Labs在其Open Cable计划中规定,所有高画质的数字电视盒(HD-STBs)必须具备上面所提到的两个输出端子。而且美国的FCC也有相关规定:在2005年7月以后销售的所有具数字有线功能的电视,均必须具有这两个输入端子。2005年1月19日,代表欧洲信息通信技术与消费电子产业的组织EICTA在布鲁塞尔宣布:任何显示设备只有通过HDMIDVI数字接口接收高分辨率内容的传输,而且其HDMIDVI输入端子必须支持HDCP才可以贴有“HD Ready”标志。正是有了这些规定才进一步巩固了HDMI在市场上的地位。